廖珮辰 20年海外基金投資懺悔錄(上)

文章前言: 上個月一時心血來潮,想起了巴大曾經提醒持有基金相關成本高的問題,決定賣出了長期持有的一檔海外基金,結果虧損還蠻嚴重的,將此事告知巴大,這位老兄居然幸災樂禍,絲毫未曾安慰苦主,還鼓勵應為文分享網友,連文章標題都幫我想好了。。。唉。。。
只好翻開心中深藏多年的傷痛。。。分享有緣人。。。
希望年輕人可以少走些冤枉路。。。

20年海外基金投資懺悔錄(上)

上個月某天早上煮好咖啡一時心血來潮,看到目前美股NASDAQ指數約6800點,想知道當年NASDAQ指數約3800點買進的基金,會不會起死回生,結果卻令人吃驚。。。
原本刻意留作記念,一時好奇突然打電話給銀行,用以提醒年輕時愚蠢的基金,NAV竟然已來到近年新高,當下決定立即賣出基金。因年代久遠記憶模糊,基金又經分割,只有餘額總數量,經要求得知口頭明細如下所列:

時間                                NAV
2000.9.26 – 買進452.8638 US$/unit
2000.9.28 —買進441.4104 US$/unit
2000.10.25—買進419.5641 US$/unit
2000.10.27—買進382.6284 US$/unit

2000.11.13基金分割1單位成為10單位,
NAV由369.82 US$/unit 變成36.982 US$/unit
2000.11.14—買進34.6935 US$/unit

2017.11.20—賣出 21.51 US$/unit【1 US$=30.05NT$】
總計持有期間約 17.25年
總報酬率約 -48%(虧損)(以US$原幣計價)
匯率變動部份 (2002.1.31【1 US$=34.98NT$】2017.12.20【1 US$=30.05NT$】)
( 參考2002.1.31匯率-【1 US$=34.98NT$】)目前可找到最早的匯率資料)

總報酬率約 -55.3%(虧損)(以NT$計價,計入匯率損失)

長期投資海外基金17年多,得到的是虧損55.3%的報酬,
以當事人膽小的個性,當年如果選的是中華電,情況又會是如何?
朋友們,請問當年投資海外基金的錢究竟去了哪裡?

廖珮辰 2017 .12.17

黃國昌應該下台!如果他是政治家的話?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在去年曾提出要下修罷免門檻,當時曾主張要將「雙1/2」門檻,也就是須有原選舉區總人數1/2選舉人參與投票,且罷免同意票超過投票人數1/2的規定,改為簡單多數決,只要罷免有效同意票超過有效不同意票票數時,罷免案便通過。不過這項提案後來在去年的11月29日,因不敵民進黨團人數優勢,僅獲得贊成12票、反對69票,在修正動議的表決中遭封殺。

選罷法修法三謮通過後,時代力量黨團發表聲明時仍重申「簡單多數決」的立場。時力認為,任何針對罷免投票所設的門檻就是保障現任者,均會影響人民的政治權利。倘若代議士無法為人民發聲,那麼就應該接受人民的檢驗。同樣地,若是代議士認為自己無愧於人民的付託,亦可勇敢大聲地替自己辯護與爭取支持,絕不只限於選舉期間而已。
.
昨日看到投票結果後,再看看黃國昌面對同意48693票雖然遠多於不同意票21748票的回應,除了場面話外。居然說是設立「雙1/2」門檻,導致不同意罷免的選民沒出來投票。網路上一些支持他的粉絲極其謾罵同意罷免的選民。不管投票結果如何?至少這些謾罵的人沒有尊重多數投票的結果,一點民主素養也沒有,只是一群狂熱份子。

時代力量 批評人總是很犀利,我也期待黃國昌立委可以堅持  「簡單多數決」的立場,下台一鞠躬!這樣才能贏得多數人的尊重。實踐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賴岳謙說,黃國昌認為「罷免或公投應該簡單多數就通過」,他應依其政治信念請辭,因為選民已投下不信任票。

政治話題本來是不想多講,但看這些政客的亂象真的看不下去了…..
.

巴小智 2017 .12.17
>>>>>>>>
去年修法若採時力簡單多數決 這次罷昌案就過了…

圖為去年11月29日,時代力量黨團於《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三讀通過後,拿起牌子高喊「還權於民」口號。(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2017-12-16 17:18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罷免案,開票結果已出爐,同意48693票雖然遠多於不同意票21748票,但因未達63888票門檻,罷免案未過關。不過,如果去年立法院修法採取時力所提「簡單多數決」版本,亦即只要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時罷免案便通過,那麼「安定力量」今天就成功「罷昌」了。根據現行《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罷免通過門檻是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須達原選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本次黃國昌罷免案,在新北市第12選區,選舉人數總共有25萬5551人,罷免門檻為同意票達63888票。

不過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在去年曾提出要下修罷免門檻,當時曾主張要將「雙1/2」門檻,也就是須有原選舉區總人數1/2選舉人參與投票,且罷免同意票超過投票人數1/2的規定,改為簡單多數決,只要罷免有效同意票超過有效不同意票票數時,罷免案便通過。不過這項提案後來在去年的11月29日,因不敵民進黨團人數優勢,僅獲得贊成12票、反對69票,在修正動議的表決中遭封殺。

當時親民黨團與民進黨認為,為避免罷免權遭濫用,應保留同意門檻,並由1/2下修至1/4,協商後決定表決處理。最終共計81人投票,贊成不設同意門檻者僅12票,反對69票,未通過時代力量版本,仍保留1/4門檻。

選罷法修法三謮通過後,時代力量黨團發表聲明時仍重申「簡單多數決」的立場。時力認為,任何針對罷免投票所設的門檻就是保障現任者,均會影響人民的政治權利。倘若代議士無法為人民發聲,那麼就應該接受人民的檢驗。同樣地,若是代議士認為自己無愧於人民的付託,亦可勇敢大聲地替自己辯護與爭取支持,絕不只限於選舉期間而已。

比特幣不是貨幣,而是種波動很大、高度投機的數位商品。

不少朋友問我「比特幣」可否投資? 我說這不是投資啊!應該說是賭博比較恰當…..
一年前有幾位職場同事在買賣比特幣,聽到的都是很好賺,隨便也賺個20萬,甚至百萬。重點是很短的時間就賺到了…..聽到同事說他知道這是投機啦!不會玩大。他說真的很好賺,只投入usd 1萬美金。還想分些紅利給我,因為感謝我在股票投資幫他,我說不用。一來這是他辛苦冒險所得,二來對於這類商品我並不認同…

約再隔三個月後,好奇的問現在如何?他說交易平台卡卡的,比特幣交易出了問題,錢還沒拿到。我說會不會拿不到呢,他說應該不會。果不其然半年後這些同事都死心了,交易平台倒閉。帳戶的比特幣全消失了~
我想這麼好賺的商品,大家都賺,那誰賠呢? 後來是交易平台倒閉消失了。因為這不是貨幣,根本沒辦法保證它的交易安全。重點是這位同事因為之前賺了20萬,於是介紹親友進去玩,結果最後倒賠50萬,同樣也是幾個月就如此了。那一群同事們也是一個介紹一個因此賠的金額不算小。

一個熱門的投機商品想引起人們的追逐,就是需要看起來簡單,快速獲利。初期投入小資金真的賺到錢,等到準備開始大幹一場時真正的考驗才開始。這跟玩期貨,融資,融劵 想快速賺錢的心態是一樣的。未來若出現一堆哭天喊地,求償的「投機人」也不會意外!

「投機」並不可恥!但想企圖靠這類商品持續獲利,應該只有極少數人能辦到。至少我做不到,也不想去碰觸~
.

.

巴小智 2017/12/15

>>>>>
下面網址文章是比特幣相關風險的提醒….

投資比特幣五大風險
風險1:電腦程式若被破解 價值隨時變零
風險2:數碼貨幣競爭大 參與者過檔成本低
風險3:交易採匿名制 大戶無迹可尋
風險4:交易市場狹窄 僅少數人參與
風險5:數據紀錄短 往績難參考

『比特幣』將淘汰死腦筋的投資者,投資虛擬貨幣風險實在太高,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提羅勒(Jean Tirole)也堅稱,比特幣現階段飆漲只不過是「泡影」。
他告訴法新社:「這是不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
提羅勒說:「它可能在一夕之間崩盤。我徹底反對法國銀行投資比特幣。」
蘇布蘭則敦促金融當局,提醒潛在投資人多加注意相關風險。
他說:「有可能進帳一大筆錢,也可能損失一大筆錢。」
比特幣價狂飆 專家:有如Uber存在風險

價格純粹由買賣雙方決定 缺乏內在價值所有持有者
市況逆轉都有機會成為受害者
無資產掛鈎的內在價值 不可能取代法定貨幣
法定貨幣是社會計價單位 比特幣沒有此功能
就算是電腦勒索 匪徒目的都是換回法定貨幣
與賭場一樣「小賭怡情」 賭的是別人比你蠢
David Webb在終結時表示,他不會質疑一些人在比特幣市場「小賭怡情」,就像進入賭場一樣。而他提醒參與者,這場賭博最終都只是賭別人比你蠢而已。

David Webb:比特幣是分散式龐氏騙局 根本不是貨幣

央行:比特幣高風險,難監管!

全球瘋比特幣!它能顛覆世界,還是場投機騙局

 

非常特別的外資 – 港商野村

這篇文章不是要強調仁寶是否股價偏低,而是很久以前珮大一直質疑有家外資很勇敢的持續買進仁寶。常問我到底怎麼回事?珮大老是在問只好去看看主力進出。看了後我回說可能有特定人或公司股東妥託「港商野村」護盤或逢低買進。 我不是一個喜歡觀察籌碼的投資人,也不在乎市場氛圍。

今天珮大丟了一則新聞,也就是我剛剛PO的留言。聯想可能入股仁寶問題,問我這家外資佈局的時間點是不是有些巧合?

剛剛計算一下,港商野村今年以來總計買了37.2萬張,佔仁寶股本的8.48%
這家外資看好仁寶的程度令人訝異!

回覆網友提問 ~

網友的問題其實在過往個股留言內(粉絲團)皆有提過.但看網友提問似乎並非追蹤我很久,因此有些誤解!

企業上市時間越久經歷過的景氣循環越多次,還能保持年年發出股利的公司才是「持續獲利的長壽型企業」多數是產業龍頭或產業前三名的公司。我的投資習慣是將投資範圍限縮在這類不虧損的公司,它可能是上市多年的大型權值股,產業龍頭股或利基型產業龍頭股,它們共同的特色是股利不曾為零。

投資首重安全至上!個股不能變成壁紙,企業不能永久性沈淪。營運經常在成長,持平,衰退 循環不已。這也符合一般企業隨著時間流逝會遇到的情景…..  在此前提下,歷年度股價高低點與企業營運位置就非常有關係!還記得我之前常說把現今營運獲利數字與過去雷同年度拉出來比較嗎?再參照當時股價高低位置,再預估明年可能發出的股利範圍算出自己可接受的股利報酬率 約略就可以算出一個較安全的買賣點。

網友可能覺得不會吧?你都不算企業價值喔。因為我們沒能力算,也算不準。頂多再參考「淨值』打個折扣,再配合剛剛的算法。就可以得知相對安全的買點。公司上市15年以上又是大型股多數是可預期性較高的停滯型企業,屬於「防禦型投資」。

重大利空買進的操作策略僅適合從上述公司挑選出來,若不是這類型公司盡量少碰!我想沒幾個人會說仁寶是好公司,但它是符合上述範圍的大型公司,投資五年股利發放5.9元,但五年來出現三次利空提列約140多億損失。若不是大公司早就垮了!在我的認知,仁寶未來不要再出現這類利空,要停利並不難。

關於微笑曲線操作,不一定強調非要買在最低點。你只要平均成本在曲線的左側中間位置或以下即可。這需要配合多次分批向下買進策略方可降低成本。微笑曲線只是一個概念,並不是一個固定數值。以前我曾經聯強從35元開始買,一直買到28.6元。過了半年賣在36.5元 賺了報酬率25.3%,當我賣出後約再半年聯強漲到94元。所以微笑曲線可以解讀從曲線左方向下開始買,中間過程投資人能不能持續分批往下買,決定了平均成本高低,直到曲線右方回到起買點,就是完整的一筆投資。當然可以不馬上賣出,可能賺更多。像之前投資三年也停利的力成,健鼎,若沒賣就賺翻了!

2324仁寶買進價約22元,賣出價預定27元 —– 粉絲團的文章有交代過,強烈建議去翻閱看看。跟微笑曲線沒有必然關係!

2347聯強買進價約33元,請問這是如何估算?這價格與歷年度最低檔附近有段距離啊? ——- 同上,粉絲團文章有寫過。買進個股當下是要以企業營運位置與過去雷同年度相比較,而非只看一個最低價。這是不一樣的概念喔。

關於光寶科,我的理解是將沒有價值的資產認列掉,今年賺的現金仍在手上。因此可能要用明年可發出多少股利來推算一個安全買點。未必是死守歷年低點才能買。股票投資是個藝術,絕對不是簡單的A,B,C… 就決定買或不買。因此個股投資不是三言兩語可以簡單說清楚的,沒這麼簡單。光寶科不在我的觀察名單內,我不會投資。

珮大經常問我這檔如何,那檔如何?我就說買0050ETF就好,只要關注價格高低即可。不必擔心個股衰退問題!珮大回我總不能叫他現在買吧?我說耐心等阿!珮大現金太多,沒買一些股票似乎很不開心,呵呵…
.

巴小智 2017.11.19

>>>>>>

友站前也有一大俠級的投資好手,不厭其煩的指導投資菜鳥.
他是價值投資者,選擇財務體質良好個股,藉由個股的清算法(著重在土地資產及轉投資的真實價值),算出實際的價格,在股價低於價格時出手投資,對於公司經營面則是認為給予時間,公司業績會找回成長.

巴大投資講求公司穩定經營,尋找標的是長壽公司,似乎比較強調公司經營面, 對於個股的價值似乎比較少著墨.(純屬個人認知 如有誤解請見諒!)是否只要穩定經營長壽公司即可,對於個股實際價值不是那麼重要?

兩位均強調於公司發生利空時,股價修正後,逆勢投資.

請問巴大(已看過巴大的交易操作方式)
1.對於標的微笑曲線買進/賣出價格如何計算?
巴大目前持有的標的—
如2324仁寶買進價約22元,賣出價預定27元,請問這是依照微笑曲線估算的嗎?
但如2347聯強買進價約33元,請問這是如何估算?這價格與歷年度最低檔附近有段距離啊?

2.巴大對於以下雞肋型情況是放棄買進 還是冒險一搏?.
又最近2301光寶因推出塑膠機殼,提列損失約70億.至106Q1-Q3為0.14元
事後觀察股價自公布時股價約44.5元下跌至36.5元月 約下跌17-8%即止跌
這價格似乎尚未達微笑曲線買點.但不買又覺錯失良機(個人覺得光寶是好股)
真矛盾! 不知巴大對於這雞肋型情況如何決定?.

第三季季報後,開始佈局的好時機!

前言 :
這篇文章不是寫給對個股不清楚的散戶看的,而是寫給非常喜歡投資個股的網友們。若是不熟悉個股,本人還是強烈建議等大盤指數低一些再開始分批買進0050ETF更好!

回到主題:
我們都知道第三季季報公佈時間是11/14日。此時投資人可以看到前三季季報成績單及1~10月營收數據,基本上已經足以判斷企業在今年的營運狀況是否正常?如果企業營運持平或成長但股價偏低,則是佈局的好機會。萬一手上持有的個股營運異常,超過自己容忍的極限或許考慮換股操作也是一種選擇。

有人誤以為巴小智買股票不管好壞就是抱牢不賣!那真是誤解我了。以往我買股票的習慣是「重大利空買進」因此財報數據通常很爛,股價也低迷的讓人心灰意冷。這類投資的前提在於堅信企業不會因為重大利空而永久性沈淪,一般來說企業遇到這類情勢需要2~3年營運就可以恢復正常軌道,股價比較容易回到過往的高低區間。萬一不是,才需要停損出場!但不是單看股價而是企業營運喔。

後來我發現這樣 (「重大利空買進」)   操作手法並不適合多數個股投資人,只適合對個股有充分認識且極有耐心的投資人。因此我想若採用「第三季季報後,開始佈局」策略,讓投資人一開始就買到基本面正常但股價偏低的個股,投資起來的壓力較小。至於事後如何檢視,追蹤,停利,換股 我就不多著墨,因為大家都很聰明也很靈活變通。可是巴大我真的不懂啊!可以再多說一些嗎?那我講真心話,這代表你只適合買0050ETF,千萬不要把辛苦錢建立在他人判斷上,不是每個人都像我這樣的好心。

網友若有興趣,不妨自己學習一下把精選20的個股逐一統計今年的營運狀態,投資研習社的社友可以把之前認同的個股也做這樣的統計。我認為投資前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而不是先買了股票再來研究。祝福大家投資順利!

 

 

巴小智 2017.11.15

 

 

 

 

2347 聯強 2017年前三季營運回顧與投資心態調整

聯強國際最新公布2017年第三季財報數字:營收1,003億元,創單季歷史新高,成長10%;稅後盈餘18.8億元,成長54%,創五年來新高;每股盈餘1.13元。累計前三季營收2,572億元,稅後淨利43.5億元,每股盈餘2.61元,成長22%。

聯強國際表示,聯強近年持續致力於開發新通路,並積極優化產品組合,在各個國家的市佔均穩定提升;同時重點佈局資料中心解決方案、雲端服務、物聯網、智慧消電、第三方運籌服務等新領域,帶動整體營收逐季成長,並於第三季突破千億大關,創歷史新高紀錄。

從區域角度來看,各國表現均相當優異,其中中國大陸成長14%、澳洲成長16%、印尼更成長25%,而台灣資訊也有10%的成長。若從產品角度來看,包括筆電、平板、內接式硬碟、電競相關產品等,均有超過20%的成長;至於聯強近年積極拓展的商用市場、雲端與商用服務業務也突破單季200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在營運績效上,聯強第三季營業利益13.8億元,成長44%;合資事業的美國新聚思、印度/中東雷廷頓、以及泰國聯強均表現亮眼,所認列的投資收益也成長16%;使得稅前淨利來到24.2億元,大幅成長65%;稅後淨利18.8億元,每股盈餘1.13元,成長54%。累計前三季稅後淨利43.5億元,每股盈餘2.61元,成長22%。

展望第四季,由於年底為企業與政府執行預算的高峰期,原本即為商用市場的傳統旺季;再加上蘋果iPhone、微軟Xbox、谷歌智慧消電等新產品陸續推出,第三季消費市場的買氣也可望延續至年底;聯強國際樂觀的表示,第四季的營收將有機會再創新高。(詳見附表說明)

>>

很欣慰看到聯強第三季eps 1.13元 相當好的獲利表現。若扣除9/7日處分聯華實業股票(1229)帳列已實現處分資產利益約為新台幣3.6億元,為聯強貢獻每股獲利0.22元。因此來自本業的第三季eps為0.91元。若與去年同期相比eps成長24.7%。

網友可能有疑問,既然聯強基本面良好,為什麼股價老是不漲?在我的認知,價值投資人應該專注在企業的營運是否正常,而非外在環境的雜音。因為市場是一群瘋子組合而成的「市場先生」,他們想買或賣股票,未必都合理。我們若去參與,研究 只是讓自己的投資更複雜罷了,並沒有太大好處。

還記得我講過的話嗎?中長期投資人因為持有時間夠長,可以選擇對他們有利的價格再停利出場。否則就耐心抱牢股票即可!所以MSCI全球標準指數調整對我一點都不重要,那只是籌碼面的變動,它影響的只是短暫的股價震盪,又不是此時我們需要被迫賣股票。

持有股票的時間或長或短,我們都要習慣並且樂意接受它。如此一來企業營運在持平,微幅成長,微幅衰退 階段,我們才可能抱的住股票。有人或許說巴小智好笨啊!當然要買在企業成長軌道啊,至少也要持平吧?也許大家就是這麼聰明,因此很少一檔股票抱超過五年時間。我相信「滾石不生苔」,雖然不少網友擁有高報酬率但股票張數不多,我不認為會因此財富自由。

上面講的持有股票的耐心,真的可以經由時間的磨練慢慢養成。直到習慣為止!如果你也可以如此,相信就是一個穩健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呵呵…

 

巴小智 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