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恆久遠,典型在夙昔-謝謝巴大!

#銀行家尼莫部落格
一晃眼離巴大預告的930退網大限越來越近,身為絕少數見過巴大的網友,有些想法想和大家聊聊。巴大臉書代號Eric Chiu,前幾年初始時以[我們的股票投資]部落格走紅,之後也開了[我們的股票投資]臉書社團,然後也開了[巴小智的粉絲團]跟網友交流,無論是部落格/臉書社團/粉絲團都經營得相當成功,尼莫不管在人氣上或是文章的質量和數量上都難以望其項背,用白話文講就是看不到巴大的車尾燈。

以台灣網路媒體的基本面投資分享而言,巴大應該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只有巴大符合以下這幾個條件:
沒有出書/開課/賣系統
持續五年的分享追蹤持股
持續五年和網友密集頻繁的互動

像巴大做到這個程度這真的很難!為什麼?首先你要有能力(有料) 鄉民的眼光是雪亮的,網路上要有粉絲支持不難,但要有粉絲長期支持就很難了,投資分析賣的是知識和獨特觀點,不是賣臉賣肉那麼簡單,投資智慧不夠很快會被淘汰出局。其次你要有心 能力是個門檻,但現實的講能力足夠的人未必少見,但像巴大那麼有心的人就非常少見。網路受限於文字交流本質上的限制是個是非很多的地方,有心出於善意的分享又碰到這些是非容易讓人心生退意,這些委屈這幾年巴大也沒有少挨過,有長期follow的粉絲應該清楚尼莫在說什麼。再來你要有時間 這又更難了,因為有能力的人絕大多數不會是閒人。以巴大投入的程度而言,每天起碼花4小時在此,相當不容易。然後你要有錢 這個不用贅述了,為了取信於民,光仁寶巴大就砸了兩千萬,雖然這對巴大是九牛一毛,但現實的講這對很多股民意味著很多,因為當市場動盪時跟隨者會想:巴大投了兩千萬都沒在怕了,我投這一點錢有什麼好擔心的…。最後你要不愛名利 這幾年巴大除了被凹了上雜誌封面外其他沒有出書/開課/賣系統,不求利。除了少數像尼莫這種幸運網友有機會當面見見巴大請益,巴大不洩漏身分也不露臉,不求名。

綜上,應該大家都理解為何尼莫會說巴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真心感謝巴大這五年跟我們分享的智慧和帶給我們的美好!比方巴大知道尼莫俗氣,不時都會傳一些詩歌連結給尼莫欣賞,幫尼莫洗掉一些銅臭味。

下一個問題:巴大離開網路後,粉絲該何去何從?其實很簡單,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巴大雖然退出網路,但仍留下部落格和粉絲團(是否未來會更新小弟不清楚),但既有已經留下來的文字當中的含金量已十足,巴粉們可透過重溫複習巴大的文字更深入體會巴大的投資智慧和對投資和人生的態度,其實這些東西一直都在。未來,巴粉複習或應用巴大智慧有心得的話其實可在部落格或粉絲團以留言方式跟其他巴粉分享,甚至可發給尼莫在部落格貼出,巴大雖然退出網路,但尼莫相信巴大會很高興看到他的智慧繼續引領投資人邁向康莊大道。

曲終,人不散
這幾年觀察網路投資社群有逐漸凋零趨勢,原因很多,台灣付費知識產業不成熟是主要原因,投資相關部落客或網紅經營一段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在台灣最後無非出書/開課/賣系統)後自然就少投入甚至退出,長期以往就顯現了這樣凋零的趨勢,可預見的是這種趨勢在未來幾年應該只會更凋零,習慣在網路獲取免費投資知識的網友們要且行且珍惜。不免打個廣告,對基本面投資有興趣,有意願投入時間學習和分享的巴粉們,尼莫推薦申請加入臉書社群[績優股夢想家],裡面有很多在基本面投資志同道合的夥伴可以深入互動喔!期待在績優股夢想家見到大家!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0806tw.blog/posts/1604260462959702

精選20 的買賣操作

投資者的預期報酬,應該取決於他們願意且能夠付出的努力與智慧。如果是以安全為重,不想花太多心思的消極投資者,他們理應得到最低的報酬;至於那些精明又有智慧的投資者,由於他們拿出最大的智慧與技巧,因此理應得到最高的報酬。 —–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98頁的內容

多數人都想輕鬆投資,又有超額的報酬率。本人可沒這麼天真,也不這樣期待…真正獲得高額報酬率多數屬於集中投資類型的人們,但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研究分析個股,且要具備承受股價波動風險的能耐。只有極少數的人做的到!用巴菲特的話來說:「我不會想要跳過七呎高的欄杆,我會找周圍有沒有我可以跨過去的一呎高欄杆。」以分散在不同個股來取代集中投資所需要的專業分析能力。我認為分散投資比較適合多數人,投資風險較低…並且將投資報酬率目標設定在10%~15%範圍應屬合理。

良好的投資標的+合理的價格(或便宜的價格)+持有的時間
就會形成一筆好的投資!

不管買股票或是ETF 絕不能隨時買,因為價格偏高的後果經常讓投資人蒙受損失。千萬不要叫人台股萬點買股票啊!

誰適合買精選20 ?
我們了解精選20各買一張股票需要的金額約在140萬元左右。對多數小資族而言偏高!因此我認為可投資股票金額在300萬元以下者,投資0050ETF就好。可是300萬不是可以買兩次投資組合?為什麼勸人不要買。那是因為每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我們必須假設多數人害怕虧損,抗壓性不夠,避免有人因我們而受傷。簡單的說,資金越少者買0050ETF是比較安全的投資選擇。回想一下,之前投資個股看到利空新聞會緊張到處尋求答案,甚至找人認同或背書。這類型投資人,本人強烈建議買0050ETF就好,否則20檔個股在未來也可能遇到利空新聞,豈不緊張兮兮,不知所措!個股是否值得投資?在於對它的過去與現在的營運是否信任,且價格不貴的前提下。因此要堅信這些藍籌股未來長期表現優於市場水準才適合買精選20。

如何買 ; 賣?
前面幾篇文章提到年初買,年底買 或年初&特定指數位置買,年底賣。從回測結果觀察 精選20 的十年期報酬率10~15%,0050ETF約5.7~9.6%。這樣符合我們的預期,也就是說投資組合的績效多數時刻高於市場報酬率。但這20檔個股未必可以讓每個人認同?因此製作回測檔案給需要的投資人自行回測參考!如果討厭原物料景氣循環股,可以刪除台塑,南亞,台化,台塑化 等於只剩下16檔投資組合,報酬率仍在10~15%的範圍並沒有變差。如果討厭金融股,可以刪除國泰金,富邦金,兆豐金,第一金 也是剩下16檔投資組合,報酬率則略升到 11.23~17.38%。或者自行組合認同的個股,但盡量不要少於12檔,否則失去分散的意義。巴大講的這些回測結果我們都知道,但難道就這樣 年初買,年底買 或年初&特定指數位置買,年底賣。不必再參考個股股價位置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請再看一次。<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98頁的內容>對於個股型投資人而言保持適當的價格安全邊際是需要的。但我又不想讓買進操作過於複雜。因此我的做法是…..
1.年初&特定指數位置買(例如 指數位置8300點)
2.個股市價不得高於上個年度的收盤平均價,若高於則該年度不買。
兩條件皆需符合才買入。

如此一來有可能每年買到的個股數量不一。

那實際操作需要年底賣嗎?
如果是<標準>的年初買,年底賣 且個股經過一年後營運也在預期內,確實可以繼續持有不賣。如果是<進階>的年初&特定指數位置買,則年底一律賣出。除非年底指數低於買進時的特定指數位置才不需要賣出。我們了解<進階>買賣法的投資績效勝過不看指數位置的固定時間買賣方式。這就是保持價格安全邊際帶來的好處。如果你是精明又有智慧的投資者,可以用你習慣的買賣方式,創造更高的收益。相信網路上投資高手眾多,不用我代勞~

<精選20>投資組合績效回測檔案,我想送給認同且需要的網友。若有需要請來信索取…..

需要有FB名稱。否則不受理!
6/11日統一寄出檔案。

蟲出墨 態度,對理財與投資的思考

蟲出墨 態度,對理財與投資的思考黃治強這兩天,好像各臉書社團裡都在瘋傳、討論經濟日報的這篇報導,老蟲我也在思考,第一時間想的是:這個時間點報出這新聞,是啥意思?當然,也許就只是個巧合,無關什麼勸敗文。本來,老蟲也想像其他網友一樣…

巴小智的粉絲團发布于 2017年9月25日

再19天 就要跟大家說 bye bye ~

再19天 就要跟大家說 bye bye ~五年期的公開持股報告書也即將告一段落。不管投資績效如何?都會誠實告知。看來股息才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五年來約領了股息576萬元。投資本金約2002萬。若不理會股票市值變化,這段期間的年…

巴小智的粉絲團发布于 2017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