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大分享~台灣DRAM 產業的未來策略

作者 crd (devicedesign) 看板 Tech_Job
標題 Re: [情報] 黃崇仁:救DRAM 最慢春節前要有動作
時間 Wed Dec 10 11:25:39 2008

最近DRAM這個題目很熱門,平心而論,黃崇仁是生意人,講話不盡不實,且行事有許多爭議,但是許多反對黃崇仁冠冕堂皇的意見並沒有高明多少.


台灣DRAM 產業的未來策略(上)

首先是要求廠商研發,自主研發不是沒試過,但很不幸的,台灣人喜歡走巧門短時間賺easy money的心態,不利於DRAM研發. DRAM既有數位又有類比,還要元件,製程,產品到量產一次到位,甚至die的repair都有學問,是絕對垂直整合的遊戲,具有高難度.

1995年衍生成立世界先進,由台積電投資當時三星已經是IEDM,ISSCC的常客,手中擁有研發專屬工廠,台積電一直拖到現在2008年才建造研發廠,可以想見當時世界先進自主研發所面對的壓力.如果挑戰高難度失敗,在美國會得到正面的評價,但在台灣,只會得到冷嘲熱諷.有網友提到R. J. Baker,大概不知道台灣DRAM design有趙瑚毛敘,但是在龐大壓力下, IC設計與DRAM廠各自求生,政府撒手不管,自主研發便成為泡影.批評DRAM不研發的人往往不知道前面的努力及難度.Intel, TI, IBM都曾是DRAM大廠,終究退出DRAM.

DRAM是研發量產兩頭燒資金的產業,以前世界先進面臨的門檻較低,量產規模較小都無法自主研發,何況現在?

第二個意見是放棄DRAM.

其實不然,維持DRAM有兩層產業戰略意義,第一點黃崇仁說過了,DRAM是IT產業的關鍵零組件.雖然有網友指稱三星不可能完全壟斷抬價,但就IT的發展歷史上用規格或用缺貨對付對手可是稀鬆平常.先前就曾發生DDRvs Rambus的規格之爭.三星可不是Intel, Intel不賣PC,三星是IT終端產品供應商,與台灣IT下游產業重疊.

第二層意義在於IDM與晶圓代工的競爭.晶圓代工與IC design

台灣DRAM 產業的未來策略(中)

第二層意義在於IDM與晶圓代工的競爭.晶圓代工與IC design house在台灣是天與地,但IDM囊括大半台灣以外的市場,Intel,AMD的CPU,日本的CCD,歐洲的車用電子,絕大部份的類比IC,都以垂直整合維持高利潤.

以往晶圓代工逐漸侵蝕IDM的市場,使IDM成為fabless,但是由於微縮造成電路與製程的耦合效應,垂直整合有其必要,IDM開始反擊晶圓代工,台灣chip set的邊緣化是個警訊.矽導計畫喊SOC其實是喊假的,真正的SOC必然將記憶體與邏輯電路整合,目前SRAM已被整合,下一步將是DRAM與邏輯電路的合.以往embedded DRAM因兩者製程差異性太大,不易整成SOC.可是由於3D IC技術的發展,極可能分開製作,用TSV結合起來.這一定衝擊到邏輯及記憶體的設計.

三星加入IBM的平台,Intel與美光合搞flash,都已預先佈局.網路上眾口爍金要放棄DRAM,比義和團還不如,義和團至少對抗外敵,豈有自拆技術防線的道理?沒有DRAM,台灣晶圓代工後面將優勢盡失.

因此當下DRAM的生存策略還是在於代工,說實話,檯面上的DRAM廠,除南科有一些垂直整合的動作,其實就是DRAM代工.而且聯電中芯都代工過DRAM.

這裡要先討論代工的策略,晶圓代工不是技術創新,而是商業模式的改變,晶圓代工以垂直分工取代垂直整合,提供沒有錢蓋晶圓廠的公司非常低的門檻實現創意,但背後還有另一個市場機制常被忽略,就是替IDM公司分擔建廠風險.IDM公司的產品生命週期短,如果為產品蓋廠,一旦價格下跌,損失慘重,晶圓代工大海納百川,各家IDM產品生命期不一,建廠風險便被分攤.


台灣DRAM 產業的未來策略(完)

政府要做的事應該要防止倒閉後的金融危機,同時整併倒閉後的12吋廠,維持12 吋廠的群聚.那些虧掉的幾百億的投資者本就應負責,因為DRAM無法技術自主的狀況早就眾所週知,業者賺錢時,應去要求少分紅多研發,而不是盲目投資擴廠.

政府可以出資整合華亞及瑞晶,成為專業DRAM或flash代工,南亞科技繼續走他垂直整合的路.政府出資的原因在於保持超然代工地位,不會偏向單一IDM,才能確保產能利用率及利潤.

有人擔心不同的技術來源難整合,想一想南亞科技已換了四家技術夥伴.其中過渡時期產能空窗可以撥給下世代的 RRAM/PRAM,/MRAM的開發.兼做記憶體設計養成的平台.

很難想像台灣砸了幾千億進DRAM,國科會經濟部幾乎沒有DRAM相關的計畫,也不重視垂直整合,所以研究上製程設計分家,台灣只會數論文數.

上IEDM跟ISSCC各不相干.但內行人都知道如果Intel和三星用同一技術連續發表在 IEDM及ISSCC,往往代表百億市場的改朝換代.台灣政府對科技產業的支持不應只靠減稅給錢,而是要從上游研發及人才培育提早佈局,更不該炒短線撿現成,盲從短視勢利的大眾或廠商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