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套房獲利的六個機會

文章引用自: 東森房屋 個人部落
http://tw.myblog.yahoo.com/a-0988036034/article?mid=2169&next=2168&l=f&fid=59

<<對房地產有興趣的網友們,可以連上此blog觀看相關文章及買賣注意事項>>

近幾年來,小套房的個案如雨後春筍般地大量推出, 尤其是打著和捷運站共構的套房產品,大量進入市場, 大部分的套房產品因為總價低, 再加上銷售公司以「挑高」、「夾層」、「可在屋內多裝潢出一個活動的空間」的廣告手法, 讓消費者誤以為可以較低的金額,買到更多的室內空間,吸引了很多消費者購買, 但也造成了交屋時大量的購屋糾紛, 於是,如何可以購買到真正獲利的套房, 以下六種機會就成為投資者的重要知識。

 
一、要投資功能清楚的套房

套房坪數雖小,但購買者的目的卻最為複雜,基本上,套房隨其客層不同至少可分為七類:一是學生套房。多位於學生量大的學校附近,以提供學生外宿為目的;二是學區套房。多位於明星學校的附近,以提供設籍為主要目的;三是捷運套房。多位於捷運站或重要運輸站點附近,以提供上班族居住為主要目的;四是景觀套房。多位於風景良好地區或是具有特殊自然資源(如:溫泉),以提供假日休閒使用為主要目的;五為辦公套房。多位於商業興盛地區,以提供白領階級居住或是開設個人工作室為主要目的;六為單身套房。多位於燈紅酒綠地區,以特種行業婦女居住與提供個人服務為主要目的;七為照護套房。多位於大醫院附近,以方便就近照顧生病之親友,或是有利於看病為主要目的……。

在如此多樣化的需求下,套房產品的購買者自然也較為複雜,因此,在投資購買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套房的屬性,如果屬性愈清楚,其住戶同質性愈一致,則其投資報酬率自然愈高;反之,如果屬性愈不清楚(住戶同質性愈不一致),獲利機會自然較差。若以增值性而言,如果所具備的屬性未來愈強烈,則其增值潛力愈大,反之(屬性減弱),則應避免投資。

二、要投資室內使用坪數大的套房

由於建築法規的不斷嚴格,各種公共安全與居住品質的規定,都導致了公共面積的增加,相對地,室內面積自然變小,這種現象對於愈小坪數產品,影響愈大。因為如果室內私有面積愈小,同樣的公共空間,自然會導致公設比愈大,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所購買的小套房,在交屋時自然都會產生極大的落差,遂造成交屋時的諸多糾紛。

目前正常的中、大坪數新建築物的「公設比」,都已經超過百分之三十,故對套房而言,應該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這對投資者有什麼意義呢?就是如果投資者購買一間十坪的小套房,在扣除公共設施、陽台、雨遮的面積後,實際可使用的室內面積可能只有五坪,如果再扣掉浴室面積,實際上可用的面積更小,這也是許多建設公司冒險將浴缸放到陽台上,或是以「挑高」、「夾層」等方式增加室內使用空間的重要原因。

出售獲利 重於出租

如純就投資的角度觀察,出租給房客使用時的問題還小,因為可以透過一些二次工程或違章工程,使得問題稍為淡化,但是等到要出售時,就會產生極大的問題。

因就買方而言,當他看到所有權狀上所登記的坪數時,自然不易接受,尤其是如果需要貸款時,銀行常會以極嚴格的角度評估其不動產價值,如果銀行不同意貸到高額的貸款,房屋必然也無法售出好價錢。

這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就套房投資而言,出租收益是「保值」功能,不易產生大的投資獲利,要能夠順利出售才能獲得投資利益(capital gain ),如果無法順利出售,就代表高的投資風險。

因此在購屋之時,一定要注意室內實際產權面積及合法使用面積,因為所有不合法的使用,在未來都會愈來愈難讓政府及下一手的購買者接受。
 

三、要投資具有長期品牌之建設公司的套房

在台灣雖然號稱有上萬家的建設公司,但是真正知道建設公司應該扮演何種角色的,可能不到三十家,知道後又願意長期去扮演正確角色的建設公司,應該不會超過十家。

大多數的所謂建設公司,都只是扮演土地開發商的角色,他們辛苦的找到土地,然後快速的規劃好後銷售給消費者,當錢回收後,大多數的公司多認為此事已了,又忙著去開發新的土地了,有時為了避免日後的麻煩,通常還會換一個公司名字,好一點的是在交屋後還會對購屋者做一些短期的售後服務,就認為已經是非常盡責任的建設公司了。

這其實是一種極不正確的觀念,因為類似的經營行為,一位富有的地主、一間有能力的營造廠、一間很會銷售的代銷公司,都有能力做好上述的事務,建設公司還有什麼樣的生存空間呢?

當建設公司將其產品當成商品,只希望快速將它交給消費者,把錢收回來,並不再負擔責任,這種行為在會計學上叫做「風險的移轉」,類似的行為,必然會使得商品價值不易長期增值。 我們的政府官員,雖然不希望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卻規定了許多嚴格的規範,「管理」有品牌的建設公司,「管理」上市的建設公司,因為它只管得到好公司,壞的公司他不願管,也無能力管,於是對建設業者而言,才會產生「沒有政策就是好政策」的心聲。

因為無法區分好壞,又無法協助及獎勵好的建設公司,自然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表現愈好的公司被「管」得愈嚴,可是和它競爭的差公司,卻什麼都能做,因此自然導致大多數的建設公司不願意長期做「好學生」,購屋糾紛自然層出不窮。

而套房交屋後的管理品質,是會影響投資收益的最重要因素,因此,選擇一個長期具有好品牌口碑的建設公司,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四、要投資真正願意參與經營之建設公司的套房

在台灣,大多數的房地產是以「零售」的方式銷售,也就是說,一幢建築物是用切豆腐的方式,割成一戶一戶出售,這是讓房地產價值不易大幅增加的首要原因。當我們把一幅名畫、一串珍珠、一輛名車,切成好幾個部分出售時,它的投資價值是增加了?還是減少?自然是減低了!房屋亦是如此,當將一幢房屋切割零售時,通常就代表了這幢房屋已失去了它的最主要投資價值。

為了要保持每一幢建築物的最低價值,政府用公權力介入私有產權,頒行了「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希望透過多數決的方式,決定公共事務,以免建築物價值快速消逝。但是,因為立法方向的錯誤,導致各建築務之內,產生多數欺凌少數,強者欺凌弱者的現象,自然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有能力的居住者紛紛搬出,使得大多數社區的居住品質日漸下跌,自然也失去了投資的價值。

這種現象,大多數的建設公司都曉得,但因多著重於短期獲利,因此導致不是沒有經營能力,就是沒有經營意願的情況。於是乎,所有的經營理念都成為銷售房屋時的宣傳口號,例如什麼「飯店式管理」、「商務酒店式經營」、「villa式、分時(time sharing)式經營」……,在銷售時喊得震天乍響,但到了交屋時,就丟給管委會,說是依據政府「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的規定,建設公司即使想好好管亦是有心無力。

如果投資這種套房產品怎麼會有未來?它如何會有投資潛力?多是一場春夢罷了!

如果有一家建設公司,有經營過飯店、商務酒店或出租公寓(service apartment)的經驗,也願意代為經營若干年,甚至還願意保有部分產權,以彰顯其好好管理與經營的決心,投資類似的套房產品,才會有成功獲利的機會。

五、要投資真正的「純套房」社區

由於一般人對套房的定義是不清楚的,所以常誤認為小坪數房屋就是套房。於是乎,現在有些投資人,將好學區的房屋購買後,再將其隔成數間,加幾間廁所,以出售或出租的方式獲利。

這種投資方法,看似輕鬆,其實隱含著極大的投資風險,因為不合法的隔間,基本上就是一個不安全的產品,住在其中的使用者,其衛生、安全都會有極大的風險,如果發生了意外,所有權人要擔負極大的法律責任。

其次,在產品設計上,一間好的套房產品,基本上是採光面愈大,價值愈大,但是許多套房個案受限於基地條件,因此面寬多不足,許多套房採光面不足三公尺,甚至有的還只有一個窗戶,類似的套房,不但增值力極為有限,住在其中還極易產生精神方面的疾病。

除了室內,就社區而言,如果不是純套房社區,則社區內大、小坪數雜陳,則必然會產生鄰居間對公共事務觀點的衝突,甚至產權之間的爭議,這些衝突與爭議,都會產生極大投資風險。

因此,不論就安全、衛生、健康、產權、管理各方面而言,一個真正套房社區的產品才會有升值空間,否則只會帶來無窮的麻煩,這是在投資前不能不加以注意的。
 

六、不要投資貸款比例太高的套房

許多套房產品打著百分之八十五、九十,甚至更高的銀行貸款,甚至還可以搭配預借現金卡,看起來似乎不需要投入什麼錢,就可以輕鬆擁有投資機會,這在廣告上是極具吸引力的。同時,因為自有資金投入的少,所以,在廣告上還可以將不高的租金,以類似變魔術的手法,包裝成每年可以高達百分之六、八,甚至有高到百分之二十的租金報酬率,這些對於許多投資者,自然會產生「致命的吸引力」,但是卻因部分銷售業者故意忽略了有關利率、賦稅、維修、空置等因素的考量,故常使投資者到交屋時投資夢碎,成為無法脫手的負擔。

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呢?主要原因有二類:一類是如果銀行貸款比例過高,銀行的風險是很大的,銀行為了降低貸款風險,有的銀行對於太小坪數的小套房不予貸款(目前幾乎大多數的銀行,對於十二坪以下的套房都沒有太高的貸款意願),或是實際給予的貸款成數很低,遂易造成投資人貸款的不確定風險增加!可是為什麼有些建設公司還敢打出高成數的貸款承諾呢?

因為,他們通常和某些銀行達成一些合作,例如透過公司的一些回存,或是多提供一些擔保,使得銀行在交屋時願意搭配高額貸款,可是當交屋之後,那些安排沒有了,銀行為了自己的安全,投資者自然成為無助的羔羊,任人宰割了。

如果房價能持續創高,上述的問題還不嚴重,但當房價下跌時,銀行自然會快速的以擔保品價值不足,而要求投資者還錢或是增加擔保品,這也是許多套房投資者在景氣不佳時,不得不斷頭折價賣出的主要原因,但因不景氣時不易脫手,所以自然就成為了「金拍屋」、「法拍屋」的主要供給者。

另一類原因是因為銀行貸款成數高,該社區內投資客的比例一定高,甚至有投資客一次購買十戶、二十戶的亦多有人在,相對地,因自用客的比例較少,到了交屋之時,大量的投資客如果還未將套房出售獲利,必然會產生資金壓力。於是乎,必然會盡一切手段找許多方法和建設公司爭執,甚至抗爭,以拖延交屋時間(因為一交屋就要開始支付高額的銀行貸款利息),這些抗爭,往往即使會犧牲整個社區的形象,他們亦在所不惜。

太高貸款 具有風險

另一方面,如果租不掉,投資客一定會拖延搬入時間,甚至以各種手段欠繳或不繳管理費,使得社區的管理必然會因費用不足,而導致管理品質下降,這兩者對於社區的整體形象與價值都是極大的傷害,而造成這種傷害的原因,多來自給予太高貸款成數的承諾。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說,銀行貸款比例愈高的個案,其後管理品質愈不易維持,投資風險自然愈高。

就投資環境而言,目前台灣房地產市場持續景氣時間已超過二年,仍然不衰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低利率;二是物價上漲壓力。

展望未來,至少在可預見的半年之內,低利率的情況應該會繼續維持;物價上漲壓力也不會減少,因此,投資環境顯然並未改變,也就是說,房屋市場景氣的現象,至少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慎選產品 順利獲利

就套房投資而言,如果利率上升,對其不利;物價上漲壓力減緩對其也不利;但因短期內皆不易發生,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套房市場的活絡仍然是可以預估的。就市場面觀察,北台灣二○○六年套房推案量,較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金額約四百十億元,雖較二○○五年的三百四十五億元及二○○四年的二百七億元都明顯增加,但應該還會有更多的套房產品進入市場。

房地產投資基本上是沒有風險的,但是,如果不在投資前用功選擇,自然易遭套牢。因此,在大環境有利於套房投資之時,為了避免未來環境改變所造成的投資風險,投資人對好套房的選擇能力一定要加強,才能掌握目前這個千載難逢的環境,順利投資獲利。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