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不懂的金融商品不要買

 
林奇芬
 
 

鄰居一位老太太最近突然跑來找我,她說:去年銀行理專跟她介紹一個理財商品,她投資了二百萬元,結果理專跟她說,若目前贖回可能僅剩不到一百萬元。她問我該怎麼辦?我聽了嚇一大跳,趕忙問她買的是什麼?她也說不清楚,後來我看了產品說明,才知道原來她買了一檔不保本的連動債,由於連動的股票股價大跌,投資慘遭巨額虧損。

近期有關於連動債的糾紛引起廣泛的關注,根據媒體報導,國內銷售連動債商品超過兆元,但在次貸風暴後,因多項不保本產品客戶遭到重大虧損,陸續引發糾紛。有投資民眾向金管會、銀行公會、或是民意代表申訴,因而引起媒體報導與大眾矚目。雖然有部份事件,民眾與銀行間達成某個程度的和解,但其實還有更多民眾只能自認倒楣,無法有什麼具體做為。

從這些連動債的糾紛中,我覺得有些金融從業人員確實難辭其咎。以鄰居老先生老太太為例,過去他們的理財方式完全以存款為主,幾乎沒有高風險投資,可是在理財專員的介紹下,他們陸續買了好幾檔不保本的連動債產品,同時理專幫他們規畫的定時定額基金投資組合,幾乎全部是高風險產品。我很好奇的問鄰居老太太,她的理財期待是什麼?她說只要比銀行定存好一些就可以了。如果真是這樣,她的理財專員完全忽略她與先生是銀髮族的現實,又沒有幫她做好控制風險的下檔保護,看在我的眼裡真的為他們感到心痛。

但另一方面,我認為鄰居老先生老太太自己也要負一部份責任。當老太太把產品說明拿給我看時,她說,究竟買了什麼商品,她其實完全看不懂。「如果看不懂,寧願不要買。」我跟老太太說,寧可錯過賺錢機會,也不要怎麼虧光都不知道。

我並不認為所有連動債產品都不好,但最重要的是,投資人對於該產品的風險與收益是否有充份認知。我發現一般人投資連動債產品時,忽略了好幾個重點:

第一, 它是外幣計價產品,匯率風險有多高?
第二, 第二,它的期間有多長,我可以長期投資嗎?
第三, 第三,它究竟有沒有百分之百保本?(很多的情況是沒有)
第四, 第四,它的利息計算方式,我看得懂嗎?(通常首期很高,但後面的計算方式,大部份人看不懂)
第五, 第五,它的連結投資標的是什麼?我可以判斷未來走勢嗎?(這部份最難,幾乎無法掌握)

這是新興金融工具,可以看得懂、掌握風險的投資人畢竟是少數,但因為透過金融機構大量行銷,使投資人誤以為是低風險產品,因此才產生難以彌補的虧損與糾紛。近期我又看到媒體報導,現階段銀行熱銷產品是雙元貨幣組合,因連動債陰影使民眾轉而擁抱存款產品。但還是一樣,雙元貨幣產品雖然賺得到利息,但最大的風險是匯率,這部份投資民眾是否充份了解?如果不懂,又貿然的衝進去,會不會再一次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