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金面 沒基本面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

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帶給資本市場很大的想像空間;大家想像著香港在2003年6月與中國簽下CEPA(更緊密經貿安排)後,香港因為與中國連結產生的質變,陸客大增、港股大漲、大陸對香港的直接投資金額倍增。

股市「有夢最美」,外資短短六個交易日瘋狂買超台股逾千億元,指數大漲近千點,近三個交易日融資暴增近140億元,可說是陸資還沒進來,股市就已出現陸資「炒」台股的現象。不過,在陸資來台的歌舞昇平中,一個令市場意料之外的訊息出現了。政府上周公布台灣4月出口金額為148.5億美元,竟比3月減少7.4億美元,這怎麼跟大家高喊的急單效應大相逕庭?

事實上,這一波股市上漲基調就是資金行情,並非是來自基本面的復甦,只有少數公司因為搭上中國大陸家電下鄉或小筆電熱潮,或是科技產業中有新的應用,營收才會有比較明顯的上揚,至於與歐美大廠連結的公司,營收呈現的是緩慢的增加,甚至全球電源供應器龍頭廠台達電的4月營收還比3月下滑,反映出景氣復甦的步調緩慢。

科技業在經過2、3月的急單與補庫存後,最近也出現下游系統廠拉貨速度減緩的現象,即使部分廠商4月營收表現不錯,但卻有那麼一點不如預期,即使是在第一季很熱的筆記型電腦(NB)廠,也開始要求零組件廠供應稍慢,產業供應鏈5月已開始出現降溫跡象,5、6月的業績是否如股市這般熱鬧滾滾?仍待觀察。尤其,在指數短期內狂漲近千點、外資買超開始縮小、大型權值股走疲之際,投資人仍應居高思危。

但畢竟影響股市有著眾多因素,基本面只是其中一環,這一波全球政府為振興經濟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營造出資金氾濫的環境,定存利率又不到1%,加上調降遺贈稅後資金開始大幅回流,讓股市一路上漲,緊盯基本面不敢進場的人與財富擦身而過,難怪有不少專業人士大嘆:「太了解實情的人賺不到錢。」

開放陸資來台,對台灣而言,的確是未來台灣經濟的新活水,台灣資金過去外流大陸的單行道也會轉向,這將改變兩岸資金流向。在中國移動入股遠傳開了第一槍後,未來兩岸企業間陸續會有相關模式發生,如果能掌握這樣的趨勢,投資人絕對還是能夠在股海淘金。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