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企業要注意的3大風險

2009/04/24

這次的金融海嘯嚴重衝擊全球資本市場,各國經濟嚴重衰退,企業獲利同步下滑,市場波動居高不下。歷經這樣的洗禮後,我們要汲取教訓,重新喚起對風險管理的重視。

 

儘管「風險」這個名詞是金融界最常提到的術語,但它也是最容易被誤解的概念。一般財務教科書常將風險定義為價格的變異數或標準差,價格上下波動越劇烈,就認為風險越高。這種界定風險的方式,對於健全的決策來說,壞處遠多於好處-因為過分強調市場價格的波動。

事實上,風險並不是一個確切的數字,它只是一個單純的概念,就像巴菲特說的:「風險來自於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如果用比較嚴謹的定義,我們認為葛拉漢所提的「永久性的資本損失」才是所謂的「風險」。

 

主要會導致永久性損失的企業3 大風險分別是:財務風險、營業風險、評價風險。我們應該專注了解可能帶來損失的危險因子,而不是把焦點放在標準差,數學的精確會帶來心安,但了解數字背後的意義才是重點。

財務風險,也稱為資產負債表風險,主要目的在評估企業財務體質是否健全,並分析公司如何籌資與支付利息及本金的能力。類風險在景氣好的時候很容易被遺忘,因為人們只看重損益表的盈餘數字,一旦景氣轉壞,企業獲利能力下滑,大家才會再次注意到它的重要性。

高槓桿(結合高度營運槓桿及高度財務槓桿)是造成財務風險的主因。人們常常忘記槓桿具有雙面刃的特性,只看到大幅提升獲利的一面,卻忽略它也會加速企業的虧損。

舉債少且必要資本支出少的公司有比較多犯錯的空間,而槓桿過高的公司連出個小錯都很危險,當災難發生時,即使有再大的安全程度也無法提供足夠的保障,就像巴菲特說的:「任何再大的數字乘以零還是零。」

 

一般來說,有能力舉債的公司通常不需舉債,而不該舉債的公司卻常舉債。因此當一家企業的現金流量多變,營運槓桿及財務槓桿又高時,大家就要特別小心了。

 

營業風險

 

營業風險,又稱獲利風險。葛拉漢說:「真正的風險並不是用市場價格下跌的幅度來衡量,而是要看因為經濟情勢變化或經營管理的惡化,所導致獲利能力與品質的損失危險」持久的競爭優勢、卓越的管理階層、可預期的盈餘、充裕的自由現金流量、高資本報酬…等因素是優質企業所具備的特質,也是決定企業獲利能力的關鍵沒有持久競爭優勢的公司(缺乏護城河的保護),利潤會因為競爭而逐漸流失。營收獲利集中在少數明星商品或客戶,以及週期循環明顯的公司,獲利的能見度較低,都會增加獲利風險。

 

另外,我們不該被一時的高獲利所迷惑,而要關注在企業長期能夠創造的常態性盈餘能力。當企業獲利改變時,關鍵在於判斷這樣改變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如果是前者當然是機會,而後者則會是價值陷阱。

 

評價風險

 

評價風險就是用過高的價格買進。用昂貴的價格買進,意味著你付出很高的成本,尤其像是一些高成長股,人們對未來獲利成長預期過高,完全忽略為成長付出多少代價。一旦結果稍稍不如預期(遲早會發生的事),就會導致股票評價朝反方向大幅修正。

 

很多人無法區分好公司與好股票的差異,這是常見的認知錯誤。判斷好公司很容易,好公司有穩健的資產負債表,通常資本報酬率也高,營收與盈餘持續成長,但好公司不見得是好的投資標的,關鍵的差異就在於評價的高低。

 

評價過高的公司不是好的標的,因為高品質與高成長可能無法抵消評價高估所帶來的傷害。

 

降低風險,提高獲利勝算

 

風險與報酬實際上是一體的兩面。多數人進入資本市場,常會先想到要賺多少錢,而忽略可能賠錢的風險。價值導向思維則是以風險管理作為核心流程,運用安全程度的概念來因應犯錯與壞運,強調從安全第一的原則出發,先考慮如何降低風險,再來想怎樣獲得合理的報酬。

 

唯有運用系統化方式評估企業各個面向的風險,並透過嚴格的篩選標準將風險最小化,才能提高勝率,達到令人滿意的合理報酬。

發表迴響